融汇 融通 融洽

CONVOCATION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CONFLUENCE TRANSFERENCE CONGRUENCE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员工工作» 学业指导

德语系邀请德国耶拿大学德文系教授Prof. Dirk von Petersdorff做线上讲座

2021年3月25日下午三点至四点半,德国耶拿大学德文系教授Prof. Dirk von Petersdorff应邀为德语系师生作了一场云上报告,题为“浪漫文学中的诗与思”。封?彼得斯多夫教授1966年出生,毕业于基尔大学,主修德语语言文学与历史学,2003年获耶拿大学德文系教席,2004年至今为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德语文学,在浪漫派及诗歌领域的研究功力尤为深厚,著有《解读浪漫时期的知识分子》(1996年)、《德语诗歌史》(2008年)、《如何作诗》(2013年)、《浪漫文学导读》(2020年)等专著,并在学术研究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了《时间消融》(1995年)、《自白与明信片》(1999年)、《阿雷佐的魔鬼》(2004年)等多部诗集与长篇小说《我何所从来》(2018年)。
封?彼得斯多夫教授首先通过浪漫派诗人与哲人诺瓦利斯(Novalis)的断片,阐释了发端于18世纪70年代的德国浪漫文学(尤其早期浪漫派)的创作纲领与核心观念,将德国浪漫文学理解为有限世界中人对无限的渴念与永不懈怠的追寻。借用德国当代著名传记作家萨弗兰斯基的表述,浪漫文学是“出发”而非“到达”的诗。主讲人继而朗诵并解读了艾辛多夫(J. v. Eichendorff)和德罗斯特-许尔斯霍夫(A. v. Droste-Hülshoff)的三首诗歌,其集学者与诗人于一身的身份,为诗歌分析赋予了更为细致幽微的层次。
讲座接近尾声时,德语系员工与教授交流了浪漫派与启蒙运动、重情主义与理性主义、浪漫派与中世纪的关系等问题。尚未返校的硕士生云上听讲并提问。封?彼得斯多夫教授对员工们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态度深表赞许,并期待疫情过后能够来京进行学术交流。